网络时代的自由
十多年前的学生时代,那时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无孔不入,我时常通过电视收看一些财经节目,比如Wall street journal 的每周财经。看了什么基本都已经忘记,只有一个情节至今还时常想起。主持人采访一个财经评论员,他先评论了经济、股市,其中涉及到中国的经济增长。他说他的女儿在学中文,因为他认为网络的普及,使中国偏远山区的孩童都可以了解这个世界,而他女儿这样在美国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已经没有什么优势。中国的人口基数这么大,分分钟都会出现好多智商超群的孩子,有了网络的帮助,可以参与世界的竞争。所以他要女儿学中文,才不会处于劣势。然后主持人问:“你女儿几岁了?” “两岁。” 十多年后,我不知道中国偏远山区的孩子是否已经能够广泛的使用网络,但是网络的普及确实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想象不到的影响。特别是随着微信的崛起,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晒美食,晒旅行,而且可以随意组织成“群”,在各个“群”中畅所欲言。微信公号的定期推送,更加成为信息的重要来源。最近不工作的时候都很少用电脑浏览网页了,更多的时候是拿着手机欢快的滑 动着。微信的公号关注了不少,朋友也有一大堆。公号也好,朋友圈也好,更新都很频繁,以至于常常像完成任务似的点开更新,要不看着一堆红色的小数字,小圈圈,竟然有一些内疚感。 关注的公号虽然五花八门,但是经常会推出主题相似的文章,比如“诗意和远方”;比如“爱别人要先爱自己",“富养自己”;又比如“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”,“和舒服的人在一起”。这些鸡汤文,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尊尊告诫要诚实面对自己的感受,要真实地面对“自我”。 朋友圈的朋友从小学到大学同学,从同学到同事,各行各业,各个年龄层。有人晒娃,有人晒美食,有人晒风景,有人晒感想,有人晒歌声。晒的内容五花八门,也都有一个共同点,晒的都是“自我”,晒得都是个性。 曾几何时,我们都被教导要为了祖国的强大,为了人民的幸福,我要好好读书。曾几何时,我们都以服从长辈,服从领导安排为荣,沉溺于个人私好为耻。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中对个性的抹杀,曾经那么深刻的印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。如今,这个硬壳正在一点一点地被网络时代所蚕食。 网络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舞台。我们不再是偶像的粉丝,我们成为各自舞台的明星。一方面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人生,满足一下小小的虚荣;另一方面,通过看别人的人生,明白原来人生有很多种可能...